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要么他们玩忽职守,要么他们包庇罪人,就怕连累到自己身上。
既然如此,这些宫人就不必留下了,皇帝挥挥手就决定了这些人的下场。
太子又道:“父皇,京兆尹已经尽力了,对方跟令国勾结,肃王那位如夫人身上问不出来,就只能从别处下手。比如内务府是怎么安排下人的,这些人又平日在何处走动,怕是需要在宫里仔细查探了。”
皇帝担忧宫里还有看不见的爪牙在,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太子的建议,派心腹私底下在各处宫殿里查探,不惊扰那些妃嫔,也不打草惊蛇。
京兆尹一身冷汗离开,出宫前才小声跟太子道谢:“多得殿下美言,不然下官这掼纱帽怕是留不住了。”
太子笑道:“京兆尹不必客气,毕竟查明真相才是最重要的,父皇也只是希望得到确切的消息,把幕后黑手抓出来。只要把人抓到了,京兆尹就算是戴罪立功了。”
言下之意,京兆尹要是没能抓住线索把人抓出来,恐怕在皇帝心里没能留下多好的印象。
京兆尹擦着汗离开,太子回过头来看着宫门微微一笑。
皇帝的人几天内就把宫里内外都查探了一遍,没找到线索,却发现许多不该有的东西。
有助兴却伤身的,有求子的民间偏方,还有诅咒人的稻草人和符篆,气得皇帝把人一一都打进冷宫。
后宫这些妃嫔是越发不懂事了,这些东西是能用的吗?
想到那些助兴的东西一旦用到自己身上,很可能会伤了底子,皇帝就气得想杀人。
还是太子劝阻道:“这些娘娘只是盼着能得父皇的青睐,又能求得一子罢了。虽说十分可气,没把父皇的安危放在第一,儿臣却更担心这些东西究竟是从哪里来的。”
毕竟这些妃嫔只要进宫后就绝不能出去,她们份位不高,身边的心腹也是出不去了,所以必然有人帮着采买再偷偷送进宫里来。
能自由进出宫的人是有数的,一一查问过后,几乎大部分都是内务府的人收了银钱才偷偷带了这些玩意儿进宫来。
内务府掌权的便是贵妃的弟弟,皇上当初一个高兴,就把这个肥差交给了他。
谁知道到头来,皇帝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?
有一个贵妃姐姐不够,还要从各处搜刮钱财,叫皇帝气得险些说不出话来,直接把人收押起来,该怎么处置他却头疼了。
“太子认为此事该怎么处置?”
原本皇帝不该问太子这件事的,毕竟让贵妃的弟弟掌管内务府,对太子原本就不利。
如今贵妃的弟弟犯事了,太子不落井下石已经够好了,让他想办法解决却有些过分。
然而太子却神色淡定地道:“父皇不是把人送去大理寺查问了,该怎么处置,按照大律就好。至于贵妃娘娘很可能并不知情,还请父皇不要多怪责为好。”
后宫女子不能干政,内务府的事也该不能插手才是。
皇帝摸着胡子有些欣慰,这个太子对兄弟仁爱,对贵妃也没太大的恶意。
就算他百年之后,恐怕贵妃和二皇子也不会被太子排斥。
他喜欢看到这样的友爱,狠狠夸了太子一顿,还赏赐了不少东西。
太子笑着收下,回去后让人把赏赐都好生放进库房。
陆金颜在府里休养,徐亦锦因为担心不让她出外,只能听一听外头的事。
听说太子的事,她不由挑眉:“太子这是真的不认为贵妃娘娘知情,还是故意为之?”
让皇帝以为贵妃是好人,回头大理寺查出内务府的事她有插手的话,这就成大笑话了。
徐亦锦笑着点头:“贵妃不可能不插手,太子若是直接说连带贵妃一起查,一定会引来皇上不高兴。”
陆金颜小声嘟嚷道:“他这是觉得自己的眼光好,绝不会看错人。要是有人指责,他一定会迁怒别人。”
分明是贵妃做错了,皇帝反而可能会迁怒太子,还真是过分。
比起父子之情,自己的面子更重要吗?
太子看来很清楚皇帝的为人,索性什么都不说,反正真相迟早会浮出水面,到时候让皇帝看明白贵妃的为人,比起他说千百句都来得有用。
以退为进,太子这一招实在太狡猾了。
要是他张口就说贵妃的坏话,只会在皇帝心里留下不能容忍的印象。
如今倒好,太子提起谁都没有不好的,一心为别人开脱的样子。
到头来让皇帝自个去看清楚真相,太子不留下丝毫话柄,反倒一副仁义的模样,谁都挑不出错处来。
贵妃也没想到弟弟办事那么隐晦,最后居然被查出来了,顿时有些紧张,找来二皇子问话。
二皇子皱眉道:“舅舅太贪心了一点,这才留下痕迹。要是他适时收手,哪里就会查到他哪里去?”
闻言,贵妃有些不高兴了;“他是你舅舅,收下那么多银钱不也是大部分送过来孝敬我们吗